Wednesday, June 29, 2011

[Travelogue] 北非掠影:一千年以后


我发觉我写Marrakech这个城市,千年是个常用字眼。

把一千年的光环套在一座城市里,有点苛刻。时光流转千年,改变的又何止马拉喀什。

选择在马拉喀什住宿一宵,主要就是这个千年的广场。旅游书上对它的形容太令人向往了。白天的弄蛇人和卖橙汁的档口占据了这个诺大的区域,晚上摇身一变成为小食档和街头表演。主要的街头表演,都是延续了一千年前的传统表演。每个晚上,把历史重复演练一遍,呈现在旅人的眼前。

不去看看,好像对不起自己。

我驻足在人群中,看着这些表演。对摩洛哥传统音乐和文化没认识的我,其实由人潮多寡决定我的方向。传统音乐表演最普遍的是一种类似吉他或琵琶的乐器。一些传统音乐的表演者偶尔大声吆喝;还有一些像在演戏剧。更有一些全无章法,我不懂乐器夜听不出个所以然。Djemaa el-Fna广场越夜越热闹,还有个“Masterpiece of World Heritage”的文化遗产美誉。我身在其中,想象这里一千年前的模样。

在看表演时,我把相机都收起来了。有一次我举起相机想拍照,机灵的敲击乐手马上停下音乐把乐器反过来成碗状,示意要我给小费。当时的情况是直接停下音乐,我连快门都没按就跟我要钱了,有点遭威迫的感觉。看表演拍照给小费不是问题,但我觉得我给不给是我自家的事。钱我是给了,却有不爽的感觉。后来看见很多外国游客都有这样的经验。把游客的钱当作是奉旨的,非常不喜欢。

一种类似钓鱼的游戏

看着表演时,有个男的走近,说着流利的英语。我在Rabat和Casablanca遇见过好人,确实少了疑心,却没想到此人是个骗子。其实他骗人的手段也非高明,我只是被他的说话引导,以为我交上了朋友。后来他拉我到一个小角落的茶档喝茶,要我付较贵的茶水钱才发现他是骗子。回想起来他的谎言不尽不实,要拆穿也并非难事。被骗的钱虽然也不多,不爽的是觉得自己的智商被羞辱了。枉我英名一世,竟然在这地方裁了个跟斗,郁闷不已。

可能骗子也是千年文化的一部分。

Monday, June 27, 2011

[Travelogue] 北非掠影:日落在Djemaa el-Fna


在Souqs走了半天,疲累不已。

循着方向,终于回到Djemaa el-Fna,找回遗失了半天方向感。

Djemaa el-Fna广场比下午更热闹了,游客依然络驿不绝。而我,只想找个地方坐下休息。虽然旅馆就在附近,但当时天气很好,我想找个有露台的餐厅和杯咖啡,看看广场的人群,纯粹想感受Marrakech的气氛。

我找了一家角度比较好的,坐靠边的位置,凝望着广场的人,也同时成了风景的一部分。

没多久,一对荷兰情侣坐在我隔壁座。我刚好挡住了他们的位子,趁机跟他们交谈了一会,结果我们就三个人坐同一座了。他们是来旅游,而我来出差,心情自然不同。在餐厅望着广场,我并没有喝咖啡,而点了摩洛哥薄荷茶。我们交换着话题,说着说着,外头正是黄昏。我在古老的广场中,再次目睹一场华丽的日落。

落日和广场

我在一个人旅行时,相机成了我的最佳良伴。我赶紧把美丽的日落拍下,这一次有了荷兰朋友可以分享我拍照的喜悦。荷兰人也拿着Panasonic Lumix相机,拍出同样令我惊叹的景色。我说话到兴起,他们也提醒我把日落拍下。夕阳无限,把千年广场映射成黄色,又是另一番景象。



Koutoubia Mosque是Marrakech的地标


人山人海的Djemaa el-Fna


荷兰人在日落后就离开了,剩下我兀自在那欣赏景色。临走前他们不忘告诉我,那杯茶我请你了,enjoy your day。我想我又交上好运了。

黄昏降临,Djemaa el-Fna迅速地从空旷地广场变身成夜市。黑夜来临时,这里会有许多街头文化表演,那是延续了千年地古老传统。

我没想过独自一人身处那么遥远的地方。

Let’s go。

Friday, June 24, 2011

[Travelogue] 北非掠影:Lost in Marrakech


旅游指南书说,没在马拉喀什迷路过的人,不算到过这里。

我在马拉喀什的medina迷路了不止一次。那不是一件好玩的事。

我在陌生的地方,让感觉带着我循着新奇的景物走。我走过了大街小巷,也试过在同样的路上来回不停地走。

当我想参观旅游景点时,我遇见一对英国夫妇,就跟着他们来到Ali ben Youseff Medersa。整个建筑物就是一件艺术作品。阿拉伯的艺术通常体现在宗教上,细腻地展现伊斯兰教的风格。对于艺术我所知有限,却无法不对这么细致的建筑风格表示惊叹。

Ali ben Youseff Medersa的五色地板

精致的建筑设计

后来,我就漫无目的的游走了。走在街上,我一直碰见当地人以日语向我问好。“Konichiwa”过后的动作,就是伸手要钱。有些当地人以medina的盘陀路为引,为迷路的人引路后要追收小费。而我,碰见不止一次的“Konichiwa”和要钱的动作,不禁有点厌烦。把我当作日本人,我并不介意。那些在旅游区贩卖自己灵魂的人才令我生厌。经过Souqs打算回去Djemaa el-Fna时也发生一段了小插曲。我迷路刚好经过了市集,结果一个商家因为我不打算买东西而尝试把我赶出市集。旅游业带动了经济发展,也展示了人性丑陋的一面。

Musee de Marrakech


我在Marrakech看见美丽的风景,拍了不少照片。但那仅仅叙述了一半的故事。Marrakech带给我的,还不止迷路那么简单。

小黄花

又见粉红城墙

Thursday, June 23, 2011

[Travelogue] 北非掠影:千年古都Marrakech


选择在马拉喀什(Marrakech)住一夜,其实我也说不上来为什么。

来到马拉喀什之前,我只知道它是个旅游胜地,大概知道几个重要的景点。也许它距离拉巴特比较远,也许我只想感受在摩洛哥当真正的旅人的感觉。

于是我选择了马拉喀什,一个千年古都。

Marrakech蓝天

早在千年前,这个城市因为沙漠商旅的贸易活动而发展,名声可比北部的古都菲斯(Fez)。来自欧洲、非洲、阿拉伯世界的商人跨越欧非大陆和撒哈拉沙漠汇聚在此地,在香料食品的交易中形成一种独特的沙漠文化,对各自的文化也造成了影响。

如今,千年古都已是摩洛哥大力发展的旅游城市。当地同事跟我说,那里说英语比拉巴特普遍,旅游的设施都比较方便,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有了Rabat和Casablanca的旅游经验,我独自上路,更期待迎面而来的惊喜。

我把这次旅程的重点放在老城区,也是马拉喀什的medina。每个古城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medina。那是城市的命脉,虽然经历了千年来无数更迭,如今我们也能从斑驳的城墙中窥探一丝古老的韵味。Djemaa el-Fna广场是老城的中心地带,这个千年广场是非洲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千年前,商业交易使不同大陆的人跨越沙漠聚集在此,因经商而造就马拉喀什的繁荣盛世。千年以后,不同肤色的旅人也聚集在此,感受那经过岁月洗礼的独特文化。

我在Djemaa el-Fna附近的Hotel Atlas预定了房间。只有两间的单人房已满,只好住双人房,要价170DH(马币兑换大概RM1:2DH),成功杀价以150DH成交。入住了酒店,到Djemaa el-Fna走了一圈地方吃午餐。这里的外国游客真多。我在一家看起来不错的餐厅,找到Fadoua介绍我必吃的北非食物Couscous。一般上Couscous都是周五才吃的,许多餐厅只在周五才有Couscous,所以我一直没吃着。也许Marrakech是旅游区,于是我在周末第一次品尝到这北非食物。所谓的Couscous其实是一种像麦之类的食物,配上肉和菜而煮成的。虽然特别,但不算特别喜欢。摩洛哥食物中,还是Tagine比较合我胃口。

Couscous

Djemaa el-Fna到处都卖新鲜橙汁

吃完了Couscous,我走到广场北面。这里是全非洲最大的传统市集,当地称作Souqs的地方。我穿进了迷宫般的小径。摩洛哥的medina都是这个模样:充满着弯弯曲曲迷宫般的小径,有特色商店、有历史建筑、也有随时出现的意外惊喜。地图在Marrakech是派不上用场的。我拿着地图,偶尔看见迎面而来的游客,望着大家手上的地图,只能苦笑。我并不赶时间,于是游走在城墙内的各个巷弄间,尽可能依照地图的指引,见识古城的魅力。市集贩卖许多奇趣的精品,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精致的艺品和摩洛哥的传统鞋子。粉红色的城墙上一直挂上一片一片地毯,勾勒出对一千零一夜的想象。

看见地毯让我想起一千零一夜

摩洛哥香料


这是装灯的吧

粉红城墙

巷弄,我想我迷路了

又是猫

Tuesday, June 21, 2011

[Travelogue] 北非掠影:火车驶过摩洛哥


游玩了Rabat和Casablanca,我对摩洛哥这个国家越来越游兴趣。然后把目标转向摩洛哥第三大的城市,马拉喀什(Marrakech)。

马拉喀什虽然是摩洛哥第三大的城市,排在卡萨布兰卡和拉巴特之后,但它是摩洛哥最大的旅游城市。马拉喀什的名字在当地Berber language中是“Land of God”的意思 。这座古都有着粉红色的古老城墙、千年的广场、和全非洲最大的传统市集,吸引着无数的外国游客。

“很美的地方,你千万不能错过。”摩洛哥人是这么告诉我的。

也许是Rabat和Casablanca的体验,让我十分期待马拉喀什之旅。找不到旅伴,我也乐得一个人踏上这段旅途。

Gare de Rabat-Agdal,一切在这里开始

这次,我同样搭上火车前往马拉喀什。由于马拉喀什是火车的终站,所以我不必担心下错站。火车沿着海岸线往南,窗外渐渐出现陌生的景色。离开了城市,出现像是荒漠的景色。偶尔崩出散落的村庄或清真寺,还有孤独的牧羊人和羊群,让我看见摩洛哥不同的一面。

一直看见那些一堆堆的沙土

这是用手机拍的,有荒漠的感觉

远方有人烟

羊群我喜欢那样的画面

老人与火车

寂寞机车寂寞公路

看着窗外的景色,为相对沉闷的旅途多了几分惊喜。我掏出手机拍了一些照片,发现在移动中拍摄效果不理想。还是老老实实把单反相机取出,过足拍照的瘾。荒漠、马车、清真寺、羊群牛群、牧羊人,让我记住这段火车旅程。后来渐渐看见远处的山脉,我不知道那是不是雪山Atlas Mountains,但感觉到快接近马拉喀什了。

一堆的羊群

这个有点雪山的感觉了,可惜当时秋天

孤独的牧羊人

一路的羊群,让我想起《断背山》这部牛仔电影

四小时的火车,驶过摩洛哥,来到了最后一站—马拉喀什,这个由千年古老文化编写的城市篇章。我带着愉快的心情迎接下来的旅程。

Monday, June 20, 2011

[Travelogue] 北非掠影:走过Casablanca


雨势渐小,我撑着伞离开了咖啡馆。

没有目标的我,翻开Lonely Planet的攻略,看看有什么值得看的地方。里面介绍了一段步行路线。在Casablanca的这个区域,有着许多1930年代的建筑物,融合了法国殖民和传统摩洛哥的风格。我沿着简略的地图路线开始走。

卡萨布兰卡的色彩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个风格独特的Sacre Coeur Cathedral。从外观上不容易发觉它是座教堂。根据资料,这教堂建于1930年,曾经用作学校、剧院和文化中心。

白色教堂

从教堂走到一个以国王命名的广场Place Mohammed V,这里也能看见一些老建筑和钟楼。天气还是非常坏,我只希望雨能停下来就很不错了。广场没什么特别的,就有一大堆鸽子,那是我印象中的欧洲广场的模样,没想到先在摩洛哥看见了。


我按图索骥地走,经过了邮政局和摩洛哥银行。从那条街都下去,一路上的建筑面貌都有着法国殖民的味道。其中以Maroc Soir and Le Matin和Cinema Rialto较为显眼。雨一阵一阵的下,我也没有拍多少照片。经过闹市时,坐在咖啡厅的本地人以日语“Konichiwa”向我问好,我愣了一下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后来我才发现,摩洛哥有许多日本游客,当时恐怕那个摩洛哥人把我当作日本人了。我只是没有想到,Konichiwa是个不愉快的开始。

邮政局


右边的建筑就是Maroc Soir and Le Matin了


Cinema Rialto

下午时,雨还是下个不停。看来今天不利出游啊。意兴阑珊的我,找了一家咖啡店坐下享用下午茶,避雨休息。这天在卡萨布兰卡只是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雨小了,我也是时候回去拉巴特。没有参观哈山二世清真寺,成为一日游小小的遗憾;也没有在Rick’s Cafe成为过客。我坐在回程的火车上,心中酝酿着下一个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