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19, 2012

[Travelogue] 我的梦想能走多远


看过雪佛兰在中国的一个广告。广告描述一个叫谢露的女生,以自己的方式旅行,一步步实现梦想。

我对旁白印象深刻。“我热爱旅行,不为别的,只为把世界看多一点,我不坐飞机,也不打的,但我去过的地方,比谁都多,生活就是这样,脚长在自己身上,往前走就对了。我的热爱能走多远,直到向往的风景,变成走过的地方。”

我在塞浦路斯的日子想起这个广告。

在尼科西亚市区闲逛时,一如往常很俗套地去逛纪念品店。一来买些纪念品,二来也可以看看别的国家有什么美丽的风景。我在玲琅满目的商品中,忽然瞥见一个熟悉的地方。我转头对身旁的同事笑说:“塞浦路斯果然受希腊影响太深,连希腊的景点也放进纪念品里去了。”

我看见的景色,是希腊闻名的爱琴海岛屿圣托里尼(Santorini)岛上的蓝色教堂。那是我梦想要去的其中一个地方。


付帐时,开玩笑地问了老板同样的问题。没想到他很认真的说:“那不是希腊,那是塞浦路斯。”


塞浦路斯竟然有这么一个地方?我几乎马上就决定了,我想到这个地方瞧瞧。纯粹因为这个地方很像我梦想中的爱琴海!

接下来我找了这个地方的资料,原来是个海边的小教堂。但是,距离首都尼科西亚并不靠近。而且塞浦路斯的公共交通不怎么发达。原本想打消去探访的念头,毕竟为了一座教堂跑半个岛感觉上像有点傻。敌不过心里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于是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去这个地方看看。

我要去的目的地,叫作Paralimni。那是一座小教堂,在塞浦路斯东南部的海岸。上网搜寻资料时,连这座小教堂的具体位置也是个谜。有的资料说在Paralimni,有的说在Protaras,更有Nicosia的资料也放有这教堂的图片,令我混淆了好久。其实,这教堂的正确位置是在Protaras到Paralimni市区之间的其中一个海边。要到达目的地,需要从尼科西亚坐巴士到Ayia Napa,一个相当有名的海边度假村,然后再转巴士才能到。Nicosia来回Ayir Napa的巴士一天只有一趟,资料说塞浦路斯的公共交通系统并不十分可靠。

一大早来到了市区,确认了在对的地方上巴士。然后就是一天漫长的等待。等待的过程中我没有办法掉以轻心,生怕一不小心就错过了下车的地方。所幸英语在塞浦路斯还算普遍。这里曾是英联邦殖民地,虽然大部分当地人都说希腊语,但英语沟通还是没有问题。

兜兜转转加上等待的时间,大约两个小时后我在一个海边的度假村下了车。下车时只有我一个人。我看见了路旁的指示牌,知道自己在正确的位置了。首先迎接我的,是路上两旁长得满满的黄色油菜花。可能是三月的关系,塞浦路斯很多地方都开满油菜花,金黄色的盛放在蓝天之下,显得特别娇艳。

 遍地黄花

我往海边的方向走去,远远就望见了那座教堂:雪白色的建筑,浅蓝色的圆顶。这座教堂叫作Agios Nikolaos,圣尼克拉斯教堂。我找不到教堂的相关资料,只知道这座教堂很像希腊爱琴海岛屿中的白色蓝顶教堂。教堂背景不是爱琴海,而换成了地中海。当天的天空是那么地湛蓝。蓝天蓝海的背景衬托下,白色教堂显得那么的独特,多了几分纯洁气息,美丽得让人窒息。

我像歌迷遇见偶像那样,在教堂前端详良久,内心和嘴角掩饰不了微笑。今天的我圆了一个小小的梦想,我想。我想看的希腊爱琴海,这一天在塞浦路斯的地中海旁见识到了。感觉更棒的是,这个地方没有游客,只有我一人独占整个风景。时间还早,我坐在树荫下欣赏这美丽的景色,止不住脸上的笑容。


图片里白色的是塞浦路斯国旗

 
小教堂后面是地中海

 
附近的旅馆也有类似的小教堂。这根本就是希腊!


掏出相机,把眼前的美丽景色化作永恒的记录。我觉得我是幸运的。同时庆幸自己的坚持,才能收获这处叫人震撼的风景。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动力,驱使我前来,我自己也说不清楚。对于一些人来说,那可能是个不起眼的地方。那是我向往的风景,如今已是我走过的路。我想起谢露的广告,和旅行有关的梦想。

我并非教徒。只是在那小小的白色教堂下,我心里多了一份笃定。

自拍影子纪念任务成功!



回程时,又是一场漫长的等待。我在Ayia Napa终于搭上回去Nicosia的巴士。司机还是早上那位,把我认出来了。

他很有礼貌的问我:“How’s your day?”

“Couldn’t be better.”


原文刊登于独立新闻在线《雾里踪影》专栏

[Travelogue] 万象街头



一星期的工作很快就过去,在万象也渐渐习惯了当地的生活方式。

周末依然是太阳高挂,天气十分好。这样的天气不出去走一下,实在说不过去。

悠闲的街头游走,并不像上次作游人时那样匆忙,反而多了空间慢慢思考。我喜欢这种没有景点压力的旅程,轻松自在。当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机会重游。而且也因地方而异。我重游过很多次的地方是香港,行程都从景点变成购物和饮食了。而万象本来就悠闲,我拿出相机拍照,像在熟悉的地方作街拍记录。

寮国民族英雄Chao Anouvong的铜像,他曾领导寮国抗战暹罗的入侵

 铜像被当成神明来供奉了
 
 
蓝天下的寮国国花 - 鸡蛋花

 
店铺前的小土地庙


 寮国人的生活


再次回味寮国咖啡

 Black Stupa不是什么有名景点,我拿来当地标

 Patuxay凯旋门旁的喷水池终于喷水了

可能有意外惊喜也说不定。

Monday, June 18, 2012

[Travelogue] 湄公河随摄

 

我住的酒店靠近凯旋门,下午没事不想呆在酒店,于是一个人在万象市区晃荡。

市区不大,跟我两年前探访时没多少改变,倒是自己变了不少。吃午餐时遇见一个葡萄牙旅客,跟他聊了起来,感觉自己也像是个游客了。

走着走着就到湄公河了。我看着这条河流,河岸和对面泰国的边界间多了一个沙岛。可能是季节的关系,河岸很浅,看见龟裂的土地。河岸旁多了一座休闲公园,两年前正在建筑的华人庙宇也修好了。
 
 湄公河里捕鱼的工具

 炎热的下午,小孩在河边嬉水

傍晚时,拍不到日落。没关系,我在万象还有时间呢。

Sunday, June 17, 2012

[Travelogue] 美好的一天

 

下午出城逛了一圈,天气很好,拍照很开心。经过Gedimino大街的麦当劳时,就进去找些吃的,顺便坐下看看周围经过的东欧美女。

临时导游的贴士,就是同事请的这餐下午茶了。点了杯咖啡和蛋糕。卖咖啡的柜台感觉不错,但价钱不贵。服务员准备咖啡时还在上面弄了个美丽的花纹,让我舍不得喝啊。
 

 

过后就回到宿舍休息了。寒冷的天气我不想在外面呆太久,还好维尔纽斯市中心不大,刚刚好够逛。黄昏时,看见外面的晚霞,好迷人的景色啊。我拿着相机要把日落拍下,才发现原来宿舍的露台可以望见三百多米高的维尔纽斯电视塔。我看着天空从黄转橙,晚霞的余晖非常美丽。



 还是零度的天气,那是美好的一天。

Sunday, May 27, 2012

[Travelogue] 白色大教堂


从宿舍往下坡走不久,就看见Gedimino街了。这条街属于市中心的大街了,从这里往东走就能到达维尔纽斯的旧城区了。

到了旧城区,迎面而来的是一座52米高的钟楼,旁边就是大教堂(Vilnius Cathedral)了。钟楼是13至17世纪古城堡的瞭望塔。远远望去已见其宏伟。而始建于1387年的维尔纽斯大教堂,纯白色的设计,非常壮丽。原本木造的教堂时过境迁,多次改建,渐渐融合了歌德式、文艺复兴前期和巴洛克风格。几个世纪一来一直是立陶宛天主教徒心目中最重要的教堂。教堂后边灰色的是St Casimir Chapel,那是巴洛克式的建筑。指南上说应该进去看看,我却找不到入口,只能在外面欣赏了。

 
 Gedimino大街的尽头,白色教堂非常有气势的展现在游人的面前。

 
我很喜欢这个角度
 
 
 很高的钟楼

 
 与教堂合影


维尔纽斯大教堂的白色,在阳光照射下展现出它的美丽。每次经过大教堂和钟楼时我都忍不住赞叹。也以此为据点展开探索旧城区的足迹。我不是教徒,看见雄伟的教堂时还是对其美丽的外观和设计有兴趣。看见蓝天下的白色教堂,足以让我觉得,大冷天跑出来,绝对还是值得的。

Thursday, May 24, 2012

[Travelogue] Vilnius,我的冬天还未结束



2011年三月,从塞浦路斯回来后,紧接着飞往第二个欧洲国度。这一次是东北欧的立陶宛(Lithuania)。

说来惭愧,对于立陶宛这个前苏联国家,除了知道篮球相当有名外,其余一无所知。 我在首都维尔纽斯(Vilnius)的机场出来时,惊觉外面都是白茫茫一片。室外气温大概零度,虽然相比寒冬时的负二十九度暖多了。

公司安排的宿舍还可以,就是附近没什么吃的。那么冷,谁也不愿意往外去。我和另外一中国同事一起住,两人都不会煮饭。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会煮也得会。人的适应能力还是很强,两个星期下来我们还是幸存了。而且厨艺越见精进,算是过了关。

我抵挡不住时差,第一个星期每天早起。第一个周末起床时,上午六点半,我在房间窗外看见美丽的日出。



等天完全亮了,才发现原来外面下着雪。从窗外望去屋前的空地,原本已经白茫茫的雪地在添一层白色。我看到这种天气,冷得不想出去。这是我第二次看见雪景了,我不是很喜欢冬天。看见那白色雪景,却又忍不住惊叹。



 我想我的冬天,还未结束。

Thursday, April 26, 2012

[Travelogue] 离开万象之都



琅勃拉邦的旅程结束以后,就是倒数离开的时刻了。为了节省旅行时间,决定了乘坐夜间巴士回到首都万象。这一坐就是十多个小时,之前在菲律宾旅行时也有过类似经验,这一次远远比那次好多了。我觉得这些国家的驾驶员技术都很高超,特别是在那样的崎岖和没有街灯的路况底下。

辗转回到万象,依旧是法国面包和咖啡的早餐配搭。最后一天没什么特别要去的地方,于是漫无目的的闲逛。走进了万象最老的佛庙Wat Sisaket,里面有很多佛像但都年久失修了,没有想象中壮观。后来我们还经过一间中学,窥探了寮国人上课的生活。

晚上信步走到湄公河边,还是没有看到想看的日落。当时湄公河边有很多食摊,我不记得吃了什么了,只记得当晚喝了寮国啤酒Beerlao。基于地缘关系,我觉得那味道很好,有些淡淡地不会很浓烈,但轻易让人记住了味道。就像这片土地。

再见寮国。

Tuesday, April 24, 2012

[Travelogue] 猫之国度


寮国人生活很悠闲,寮国的猫也是。

在大街小巷不难发现猫的踪影,慵懒的行走在阳光照射的街上。偶尔在屋檐旁,或者窗边跳出来。有时蛮吓人,大部分时候成为街上风景的点缀品。




 后来我在别的国度看见慵懒的猫时,不期然地又让我想起了寮国。

Monday, April 23, 2012

[Travelogue] The Jewel of Mekong





琅勃拉邦是寮国最初建都的城市。曾经是佛教昌盛的古城,这里大街上都是大大小小的佛庙。在琅勃拉邦的日子里,我们经常走在大街上,经过佛庙,也看见不少的法式殖民建筑。游走在其中,虽然难以想像旧日王朝的繁华景象,但也多了一份悠闲。琅勃拉邦早在1995年名列世界文化遗产,除了精致的建筑物,当然也包括了其独特的文化。这城市散发的文化色彩,令许多世界各地的行者为之着迷,不是没有原因的。

 在琅勃拉邦,我们没有太多预设的目的地。随意在市中心大街闲逛,老旧的佛庙或殖民建筑随时蹦出来给我们惊喜。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普西山下的旧皇宫,现在已是博物馆了。里面有一座勃拉邦(Phabang)的佛像,这座佛像意味着“勃拉邦镇守的城市”,也是琅勃拉邦名字的由来。


旧皇宫


这张好像是全程唯一一张九人合照

市区里的佛庙都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其中最主要的是香通寺(Wat Xieng Thong)。跟泰国的佛庙比起来,其实这座佛庙的规模也不十分壮观。由此可见古澜沧的国力水平。对于寮国佛教而言这佛庙也有其精神意义,里头有幅“生命之树”的画像,显示香通寺和佛教对于这片土地的影响。


香通寺


殖民建筑的色彩





Wat Sen


That Ba、法式殖民建筑、佛教庙宇、湄公河、夜市、游人,构成我眼里的琅勃拉邦。走得累了,享受便宜的寮式按摩。寮式按摩有点像泰国按摩,但是少了那种刚猛的力度。而寮国旅游恰如其按摩风格,这里没有独特而非去不可的旅游景点,也没有辉煌的历史,有的是寮国人民朴素的态度来迎接四方游人。自有恬静的魅力和丰富的色彩,让它成为湄公河畔的一颗珍珠。


 

Friday, April 20, 2012

[Travelogue] 塞浦路斯的小黄花


塞浦路斯(Cyprus),是我第一个踏足的欧洲国家。

上面这张普通的照片,是我在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Nicosia)第一张按下快门拍下的照片。

后来我在不同的地方也一直看见类似的黄花。当然还有样子长得很像油菜花的黄色花朵。

三月里的小黄花,成为塞浦路斯给我其中最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