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31, 2011

[Travelogue] 黄昏普西山


看河边日落,仿佛是到了寮国的指定动作。

我到访的三个地方,都是沿河而建的城市。万象的湄公河、旺阳的Nam Song河、还有琅勃拉邦的湄公河和Nam Khan河交界。落日划过恬静的寮国国土,是旅人的慰藉。

可惜的是,连日在万象和旺阳都因为天气的关系,没遇上美丽的日落。

琅勃拉邦最美丽的日落,据说在普西山(Mount Phou Si)。这个要爬上300多梯级的山坡,是市中心最高点。山腰上有好些佛庙,爬上了山顶,就能看见金色的Wat Chom Si了。Wat Chom Si下的一处小小的空地,就是看日落的地方了。下午五点多已经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在等待。

寮国贡品和菩提叶

落花

从普西山看见Nam Khan河

旅人来自世界各国


金色Wat Chom Si

在普西山上,能看见湄公河和Nam Khan河,还有一览被青山围绕的琅勃拉邦市区。我们走了一圈拍了一些照片,便寻找合适的位置看日落。夕阳有一种魔力,把大家的视线都移向西边。原本猛烈的午后阳光变得和煦,然后徐徐降落到山下。当时阳光还算猛烈,无法把这一幕拍下。夕阳西下,旅客渐渐散去。我们等了一会,看着太阳下山后映射出的晚霞,那是日落迷人的地方。太阳仅剩的光芒映照在变化多端的天空和云层上,是那次寮国之行见过最美的黄昏。

Wednesday, December 28, 2011

[Travelogue] That Ba:琅勃拉邦的文化遗产


在琅勃拉邦的每个清晨,庙宇内的僧侣会列队出游,沿着湄公河一带的路线向信众化缘。排列整齐的橙色队伍,蔚为壮观,也是琅勃拉邦的传统文化。当地人把这化缘布施的活动称作“塔巴”。

为了保护这历史悠久的佛教文化,琅勃拉邦到处可见到告示牌,提醒游客尊重塔巴文化。当中包括拍照时不可趋前骚扰僧人,更不可使用闪光灯。而且在购买糯米饭时,一定要先从早市场购买了才布施;如果随意跟路边小贩购买,即被视为没有诚意,也就是对塔巴文化的破坏。我不是虔诚的佛教徒,只在中小学有幸学过一些佛学教育。但本着对当地文化的敬意,刻意两天起了个大早,观看这迷人的人文风景。



六月的琅勃拉邦的早晨来得特别早,未到六点天已全亮。寺庙里的僧侣和围坐在路边的信徒构成了琅勃拉邦的早上风景。我特意避开路边小贩,向早市场购买刚蒸熟的糯米饭以供奉僧人。竹篮装着的糯米饭还热得发烫,腾起缕缕白烟。半跪在地上向列队而来的僧人布施,成为风景的一部分。布施完毕后,我拿起相机捕捉僧人化缘的画面,尽量与队伍保持距离,不打扰化缘的进行。可惜的是看见一些游客拿起相机就站在队伍面前打闪光灯拍照,骚扰布施的活动,侮辱了别人的文化也败露自身的文化修养。

虔诚的化缘

等待的信徒

庄严的布施画面


请别破坏琅勃拉邦的文化

虔诚的That Ba活动,为琅勃拉邦增添一抹文化色彩。自有一股恬静的魅力,让旅人寻找心灵的慰籍。

Friday, December 23, 2011

[Travelogue] 旺阳山水


依着Nam Song河而建的小镇,从镇上哪个地方抬头就望见青山。

这么一幅光景,我的家乡不也是这样么。

我常想,是什么样的魅力,让世界各地的旅人在这小镇上流连忘返。过度的旅游开发,同样让某些游客却步,认为这破坏了小镇原本淳朴的模样。

在这见到的外国人比本地人还多,旺阳主街上的店都卖着Beerlao,那是游人的慰藉。不知道餐馆重复播放的美剧让旺阳子民吸收了多少美国文化,我印象中的旺阳,还是个悠闲舒服的小镇。不喜欢刺激的户外活动,但同样以我们的方式享受了这里的好山好水。

青山绿水

旺阳大街,Beerlao标志随处可见

层层山峦

黄昏景色

听说旺阳的日落很美,等了两天却盼不到,只能徒叹无缘。

Tuesday, December 20, 2011

[Travelogue] The Green In Between


青绿环绕的旺阳,本身就是一幅迷人的山水画。

这里的主要活动是户外活动,最著名的就是河里tubing了。这里也有许多瀑布和山洞,适合攀山涉水的活动。

一天的时间在旺阳,我们的选择都不是以上任何一种活动。决定骑脚车到周围的村庄,以悠闲的方式去看看这里的风景人情。前一天在旅馆前台问明了路线,租了脚车,出发。

旺阳早市


晨雾。天气多云,不怎么好。

出发啦


所谓的路线图,其实就是越过河到另外一边的村庄而已。一路上可看见美丽的景色,但其实类似的山水对同样来自东南亚国家的我们并不陌生。骑车经过,偶尔拍照,偶尔遇见其他的旅人,也碰见一些在河边嬉戏的当地孩童,见到小镇淳朴的一面。

旺阳的青山绿水,没有给到我们惊喜。反而有种朴素的感觉。下午太阳太炎热,结果跑回去休息了。晚上坐在旅馆的亭子里,吹着风看着星星。大伙喝着Beerlao,融入这国家缓慢悠闲的节奏。有一些没一些的闲聊,正是假期好时节。


我在寮国拍了很多窗口,喜欢那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最爱看稻田,但旺阳当时的稻田没有丰收的感觉。



旅人在路上

后来我在网上看到其他的旺阳照片,发现有一座美丽的小桥。可惜在我们的旅途中没发现,是我心中一个小小的遗憾。

Sunday, December 18, 2011

[浮光掠影] 寮国咖啡


寮国咖啡是不是世界有名,我还不知道。

这里喝咖啡的第一印象,是咖啡还真不便宜。加多一点kip,就能喝到Beerlao了。

照片是在旺阳的市场拍的。记得当时点咖啡时,觉得价钱太贵了,谈话间她把价格降低了。在早市喝咖啡还有得讨价还价的,还是第一次碰见。

寮国跟越南咖啡味道相似。但是越南咖啡的味道浓烈许多。而寮国的咖啡则比较淡。

喝着喝着,觉得有点像我们马来西亚kopitiam平时喝到的味道。

Friday, December 16, 2011

[Travelogue] 旺阳蝴蝶

Vang Vieng Butterfly


沿着13号公路,经过了几个小时的旅程,我们抵达了万象和琅勃拉邦(Luang Prabang)之间的驿站,旺阳(Vang Vieng)。

旺阳是个因旅游业开发的小镇。小镇沿着湄公河的支流Nam Song River,好山好水好风光,成为游客来回万象和琅勃拉邦之间的休息站。

迎接我们来到旺阳的,是颜色鲜艳的蝴蝶。在旅馆的花园中有好些蝴蝶自在飞翔,飞舞在这片青绿。我们忍不住跟随,把蝴蝶与花的姿态拍下。那是午后小镇的一种悠闲。

Vang Vieng Butterfly


后来我们在这青绿的村庄里接二连三地遇见不少飞翔在树林里的蝴蝶。那些在花丛间成群飞舞的蝴蝶,成了我在旺阳最深刻的印象。

Wednesday, December 14, 2011

[Travelogue] 金色That Luang


刚抵达万象时,天气不是很好。晴朗的天空忽然下起大雨。我们在下着雨的万象初尝寮国香炒肉Laap,配上寮国咖啡,是一种悠闲的享受。

雨势渐小,我们从湄公河边走到凯旋门。随后往东边的塔銮寺(Pha That Luang)走去。塔銮距离市区大概三公里远,我们低估了万象这个地方。雨停后太阳高挂,天气热得寸步难行。


走着走着远远望见那金光闪亮的建筑物,就是塔銮寺了。塔銮建于十六世纪,传说这地方以前埋了佛祖的胸骨。主塔有三层,四边均有膜拜亭。第二层的莲花瓣衬托出主塔,比喻出淤泥而不染,也寓意着人们从佛教的启蒙中得道。塔銮在每年十一月会举行盛大的塔銮节庙会,有许多宗教活动。塔銮也取代了象征社会主义的廉刀与锤子,成为寮国的国徽,凸显了佛教在寮国的地位。


顶着猛烈的太阳,一步步靠近塔銮寺,把这寮国标志拍下。其实塔銮在下午四点已经关门了。事前并不清楚的我们,误打误撞下竟然成功进入佛塔内。也许是佛塔在我们诚信地逼近下敞开了方便之门。我们在寺庙内一窥全豹,把美丽地景色拍下。午后阳光猛烈的照射在塔銮的金色表面,反射出万丈光芒。在蓝天白云和阳光的衬托下,塔銮展现了金碧辉煌的气势。





离开塔銮后,原本想在湄公河边欣赏日落。天空在黄昏时又下起雨来。我们跟塔銮寺的短暂相遇,适逢其会的美丽,何其幸运。

Monday, December 12, 2011

[Travelogue] 最后一块拼图


这是个特别的国度。

第一次中印半岛的背包旅行,我们没有把寮国列在旅程内。

一直到三年后,我们才真正完成寮国的旅行。三年时间,旅伴有各自的成长,旅行和人生经验都有所提升。后来,发生了许多变化。近年内,同样的伙伴可能很难再一起旅行了。人来人往,本来就是人生再正常不过的事。

这个民风淳朴的国度,仿佛很难定位。

在搜索资料时发现,寮国的译名都有多个名字。Laos既称寮国又译作老挝;首都Vientiane是万象也叫永珍;Vang Vieng是旺阳或万荣;而Luang Prabang则称龙坡邦或琅勃拉邦。就算是英文拼法也有好些不同的。基于个人偏好,我称它们为寮国、万象、旺阳和琅勃拉邦。

这片土地没有像邻近的泰国、缅甸、柬埔寨等曾有着辉煌的王朝。从14世纪建国以来,历代人民仿佛都逃不过被侵略的命运。从被周边王朝围攻,到被法国殖民,寮国都逆来顺受。语言跟泰国很相像,其他方面很多带有泰国、越南、柬埔寨的特色。然而,这就是寮国。

踏上中印半岛的最后一片拼图,心里有了一个小小的完整。

Friday, December 09, 2011

[Travelogue] 重返故地

Patuxay

2009年结束了一周的寮国行。那是我们在中印半岛的最后一片拼图。

没想到两年后,我第一个有机会再游中印半岛的地方,就是寮国。

迎接我的,依然是伫立在市中心的凯旋门(Patuxay)。看了资料,原来这凯旋门的建筑材料是美国捐助给寮国建立新机场的。机场没建成,反而建了一个仿造法国巴黎凯旋门的地标。于是Patuxay也有个“The Vertical Runway”的外号。

Champa Flower


往Lane Xang大道走去,沿途树上长满鸡蛋花。那朴素的国花,让我忆起两年前与它的邂诟。

下午,独自在Scandinavian Bakery喝了杯咖啡。这里的外国游客较多,但环境还是很悠闲的。我在熟悉的街道上晃荡,没有新发现。

Sunset de la Mekong

十二月,跟我当年六月的旅行不一样的是,夜晚来得比较早。下午六点就天黑了。我赶在天黑前来到湄公河边,正好看见日落。后来的一天我看见太阳整颗蛋黄般下山,虽然无法拍下,但也感动良久。

那是我粗浅的寮国第二印象。

Wednesday, December 07, 2011

[浮光掠影] 那一年爱上的鸡蛋花

Frangipani 鸡蛋花


那是后来我在槟城看见的鸡蛋花。

鸡蛋花,是我在寮国的旅行中爱上的。

英文名叫Frangipani,或我更喜欢的寮国名字Champa Flower。那是寮国的国花,跟它的子民一样散发简单纯朴的美丽。